
11月16日,智利民众将投票选举下一任总统,其任期至2030年,届时将为该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采矿业指明方向。
国有铜业巨头Codelco的未来岌岌可危。它曾助力打造现代智利,如今却深陷债务泥潭,基础设施老化,且经历多年产量下滑后正艰难恢复。去年12月,该公司债务激增至超200亿美元,2022年产量触及25年低点后缓慢回升。由于需将70%的利润和10%的销售额上缴政府,Codelco的再投资能力受限,自身未来与国家财政稳定均受威胁。
此次选举中,竞争双方提出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从全面私有化到大规模国家再投资,这不仅是一场政治角逐,更是智利采矿业未来的关键转折点。作为全球主要的铜生产国和锂供应国,智利的矿业对全球电气化进程至关重要,其采矿业若停滞,影响将波及全球。
初选过后,最终候选人围绕国家经济核心展开激烈争夺。若无人获多数选票,12月14日将进行决选,不确定性或延续。不同政治派别的候选人提出的方案差异巨大,从国家主导现代化到部分私有化,智利今年选择的道路将重塑其在全球资源版图中的地位,决定采矿业的兴衰。
右翼候选人伊芙琳·马特海和何塞·安东尼奥·卡斯特都主张对Codelco进行部分私有化。他们认为引入私人资本、放松国家控制能提高效率,恢复公司财务健康。其计划包括出售非核心资产偿债,将重点从国家收入转向运营绩效。虽然这些提议能带来即时财政缓解,但存在政治风险,智利民众历来抵制战略资产私有化,可能引发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对。不过,他们以市场为导向的愿景在对当前政府迟缓审批、官僚拖延和成本上升感到失望的投资者中获得支持。
共产党的珍妮特·哈拉于6月被选为执政联盟代表,她击败了主张重组Codelco以保留更多利润用于再投资而非充实政府金库的卡罗琳娜·托哈。哈拉反对当前政府提议的Codelco与锂矿商SQM的合资项目,称其有过往丑闻,主张成立新的国有公司共同开发锂资源。她表示若当选,会履行任期前敲定的协议,但更倾向类似Codelco在铜矿领域的模式。在外交政策上,哈拉承诺关注贸易关系多元化,包括与中国、印度及拉美地区加强合作,尤其是在美国关税威胁升级时。尽管民调显示她可能进入决选,但多数情况表明她在第二轮可能输给右翼候选人。
2025年,智利经济因矿业活动表现良好,据法国巴黎银行数据,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2.3%,4月进一步加速。但长期稳定取决于解决Codelco的困境,并营造既能吸引投资又不引发社会动荡的监管环境。初级矿业投资公司Discovery Alert首席执行官约翰·扎德表示,此次选举可能影响全球投资者的决策。“智利选举是对如何平衡资源民族主义与经济实用主义的公投,维持现状只会导致衰退。”选民仍高度关注安全问题,曾经安全和平的智利犯罪率上升,这给本就在波动大宗商品市场、资金收紧和全球脱碳压力下运营的公司增添了更多复杂性。11月首轮投票和12月可能的决选临近,这场竞选进入关键阶段。可以确定的是,智利选择加强国家控制、部分私有化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道路,都将对全球供应链和投资流动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