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制铁2024财年年报显示,其合并粗钢产量3964万吨,同比降2.14%;营业收入86955亿日元,归母净利润3502亿日元,同比降36.25%。在2024年全球钢铁业低迷时,日本钢企采取措施抵抗市场波动。
回顾日本钢铁业,1973年表观消费量达峰,90年代初再次高峰,随后需求进入下行通道,但粗钢产量多年维持在1亿吨左右。中国钢铁企业可借鉴其成功应对需求下降的经验。
其一,提高产业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日本靠“出口拓外需”维持粗钢产量,产能利用率高。同时,优化员工规模、推进设备大型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高炉容积,海外布局后工序。中国钢企人均粗钢产量有提升空间,中型高炉更适合民营钢企,要利用资源打造成本优势。
其二,调整结构,缩减开支,应对市场挑战。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钢铁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品种钢产量,技术升级生产特种钢材,探索电炉炼钢和氢气还原技术。同时缩减资本支出,降低资产负债率。中国钢企需推进高端品种转型,科学规划产品布局与财务战略。
其三,建立钢铁产业生态圈战略协同机制。日本钢铁企业与本土商社、下游客户、上下游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形成产业联盟。中国钢企虽全国统筹难,但可形成区域性协同,尤其在营销端优化渠道,深入下游市场打造纵向协同。此外,紧跟国家政策,打通政府协同,对中国钢企可持续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