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美国政府大幅提高自欧盟进口汽车关税,重创欧洲汽车产业,德国主要车企集体陷入利润暴跌困境。欧美新协议虽将欧盟输美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 ,暂时避免全面贸易战,但德国制造业困境未解除,高出口成本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削弱车企信心。

宝马、梅赛德斯 – 奔驰、大众等德国主要车企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利润普遍大幅下滑,多家企业指出美国高关税政策是财务承压主因。宝马上半年收入同比降8.2% ,净利润下滑29% ;奔驰上半年净利润近乎腰斩;大众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3% ,保时捷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同时,德国车企现金流状况恶化,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现金流或合计减少约100亿欧元,车企纷纷下调增长预期。

德国车企业绩下滑不仅因关税上调直接冲击,还受多重深层挑战影响。关税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美国对原材料高关税使上游供应商转嫁成本,压缩整车利润。德国车企跨境生产销售格局对政策变动敏感,大众、奥迪等企业因关税增加大量成本负担。此外,订单萎缩、能源及劳动力成本上涨削弱传统制造业优势,德国车企电动化转型落后于美中新能源车企。

面对欧美市场政策不稳定,越来越多德国企业关注中国市场,通过本地化生产、技术合作和战略投资推动在亚洲布局优化与转型。大众对中国市场平台建设和电池合作有信心,宝马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专家认为德中在汽车领域合作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中国市场具制度稳定性,是全球企业的“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