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锻造钢铁行业脱碳的关键“钥匙”在“双碳”目标的强力推动下,钢铁行业作为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约7%的重要领域,正面临着严峻的低碳转型压力。其中,传统炉料的绿色化替代成为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突破口。
8月7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绿色赋能之绿色炉料论坛上,首钢集团副总经理朱国森、鞍钢资源副总经理刘殿军等行业专家,围绕绿色炉料应用效益、绿色铁矿开发模式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主持。
绿色炉料带来的综合效益大于成本压力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大比例球团替代烧结矿可大幅减少高碳排放的烧结工序,降低铁前工序碳排放强度。同时,燃料比降低,间接减少焦煤消耗,缓解焦煤资源约束。朱国森介绍,首钢通过创新应用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已有3座5500m³高炉实现高炉球团矿比例稳定在55%以上,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减轻环保压力。该技术还推广至其他高炉,且提升了难选矿石利用率,推动资源可持续供应。此外,首钢开发的低碳工艺,推动长流程减碳工作,提升了品牌形象与国际认可度。朱国森表示,首钢将继续发展绿色炉料,计划将一座高炉球团矿比例稳定在70%以上,并优化冶炼工艺。
国外铁矿巨头加速绿色矿山建设
2020年,淡水河谷宣布巨额投资计划,以实现不同阶段的减排目标。费凡德介绍,淡水河谷通过提供高品质产品、签署降碳协议等举措稳步推进。今年2月,还启动“新卡拉加斯”计划,投资提升铁矿石和铜产能。布雷特·苏安介绍,汉考克铁矿公司通过减少柴油使用发展绿色物流,计划升级业务增产,并布局氢能市场,研发的低碳新技术将于2026年试行。宋阳升分享力拓与中国钢企在钢铁减排方面合作成果,如支持首钢开发低温烧结技术,助力宝钢梅山建设新型块矿干燥装置等。
国内绿色矿山建设动能澎湃
近年来,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从政策倡导迈向全域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刘殿军介绍,鞍钢资源为破解尾矿利用难题,投资建设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特定工艺流程,实现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原矿品位。鞍钢资源还发布环境产品声明,发行绿色债券,并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改造高耗能设备降低碳排放量。
绿色炉料已成为钢铁行业脱碳关键。其规模化、经济性突破依赖跨行业协同创新与政策支持。只有当绿色炉料成为高炉“主食”,中国钢铁行业才能在绿色浪潮中锻造新竞争力,实现零碳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