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引市场热潮,期螺剑指3100,废钢能否接政策红利7 月 2 日商品期货收盘,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停,玻璃、工业硅等众多商品价格上涨,螺纹钢主力合约收复 3000 元关口,这一市场表现与政策风向变化及反内卷提法有关。

此次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反内卷”政策,看似是 2015 年供给侧改革延续,实则调控逻辑更深。本轮政策注重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如《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既有环保等硬约束指标,也有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手段,推动供给结构优化。

反内卷政策对钢铁产业链价值分配影响深远。成本端焦煤价格因进口放量承压,原料端“双弱格局”为钢厂腾出利润空间。但利润修复未带来产能扩张,反而形成“以效定产”平衡,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钢厂增强定价权,中小钢厂被迫转型。

政策驱动供给收缩需需求端转型升级匹配。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但“新基建”对特殊钢材需求激增,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也推动高强钢用量提升。

然而,政策执行存在不确定性。地方保护主义是产能出清阻力,2024 年中央督查曝光违规补贴案例中钢铁相关占比近半。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不完善,吨钢碳成本低,环保设备投入回收期长,钢铁企业转型动力不足。同时国际市场波动加剧政策复杂性,欧盟 CBAM 将倒逼国内钢厂加速低碳转型,平衡内外需成新课题。

反内卷政策终极目标是推动多行业从“规模为王”转向“价值创造”,重塑竞争壁垒。以钢铁行业为例,绿色、智能化改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率先完成改造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占先机,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共振,钢铁行业有望摆脱“周期魔咒”,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