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池领域正以强劲态势重塑全球动力电池格局。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299.6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44GWh,占总装车量81.4%,同比增长73.0%**,凭借性能突破与高性价比,已成为市场绝对主力。中国电池企业借对其掌控与发力,在全球电池市场话语权不断提升。

以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数据为例,今年1月,六家中国电池厂商跻身其中,合计市占率达68.1%,较韩企领先51.2个百分点,这是中韩企业市占率差距首次突破50%。8月4日数据显示,上半年6家中国厂商合计市场份额达68.9%,三家韩企合计市占率缩至16.5%,差距进一步扩大至52.4%,韩系LG新能源等排名下滑。

在此形势下,韩系三大电池巨头因市场份额丢失,集体转向磷酸铁锂赛道,期望借此在北美市场抢占份额、实现盈利复苏。**磷酸铁锂或成韩系电池企业突围关键**。一直以来,韩国视动力电池为新增长引擎,此前主推三元锂电池,认为其技术更优。

然而,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材料创新等手段,突破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瓶颈,实现多场景规模化应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凭借性价比优势巩固与国际车企合作。美国车企福特CEO感慨想采用却因知识产权受限,通用汽车也要求合资工厂增设产线。韩媒称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三元锂低30%-40%,市场潜力巨大,跨国车企纷纷采用。韩系企业虽看到机会,但中国企业全产业链壁垒、专利布局与成本优势显著。

**北美市场或是韩系三巨头新战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政策为韩系企业创造机会,中国企业因供应链属地规则难享补贴,而韩系企业早年北美工厂成承接订单优势。LG新能源称政策强化对“受禁外国实体”壁垒,自身优势将凸显。三星SDI获美国电力用ESS项目订单,计划下半年优化合资企业生产线,推出方形LFP电池扩大订单。

LG新能源与特斯拉签43亿美元合同,为其储能系统供磷酸铁锂电池,美国工厂已有两条产线量产储能,部分工厂考虑改造为LFP电池基地。SK On与L&F签署供应LFP阴极材料备忘录,计划利用现有生产线建立LFP电池产能,其在美国运营多家工厂,投产后年产能超180GWh。

北美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即将投产,中国企业也通过技术授权等策略布局。**磷酸铁锂电池能否助力韩系企业重夺市场份额,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