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情稳利润薄咋办?废钢基地稳赢这5招揭秘目前,废钢市场表面平稳,实则潜藏变局。2025 年作为政策过渡期,正倒逼财税合规改革,在薄利时代,废钢加工基地需进行战略转型,以实现突围。
2025 年 8 月初,废钢市场整体呈窄幅震荡的稳定态势,但供需矛盾、政策变动及国际环境等因素,暗藏波动风险。基地若要在稳定中提升利润、规避后期风险,需围绕多个维度系统优化运营策略。
**税务合规升级**。2025 年是反向开票政策过渡期,自 2026 年起严禁白条入账。企业应提前优化财务流程,建立规范的进项抵扣体系。建议引入数字化财税管理系统,确保“第一张票”合规,避免因税务问题致使现金流中断。
**低库存常态化**。当前全国废钢社会库存处于年内低位,钢厂库存周转天数较短。基地宜维持中等库存,优先出货易跌品类,避免囤积高价资源。依据铁废价差动态调整库存,将库存占用资金比例控制在总流动资产的 30%以内,保障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
**供应链协同优化**。与上游产废企业签订长期协议锁定资源,下游与钢厂签订保底价合同,锁定基础供应量与浮动计价公式。例如通过“月计划预排 + 周动态调整”机制,提升订单响应效率,构建柔性供应链以应对需求波动。
**精细化分拣提升溢价能力**。不同料型价格存在差异,基地需重点分拣高附加值料型,严格按钢厂标准分级定价,避免“统货”销售造成利润流失。还可借鉴“按成分计价”模式,挖掘隐藏溢价空间。
**运用期货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虽废钢期货未上市,但可借助螺纹钢、热卷期货对冲风险。当螺废价差达到一定程度,相关性系数较高时,可建立空头头寸锁定销售价格,有效规避价格下跌风险。
通过上述策略,基地应从“机会驱动”转向“能力驱动”,构建政策响应、成本控制、风险对冲三位一体的运营体系,向管理要利润,在政策变革与市场波动中实现可持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