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中国工业产出和商品进口数据呈现出对比鲜明的情况,这给准确判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状况增添了难度。
比如,钢铁生产和铁矿石进口情况迥异。6月钢铁产量走弱,但关键原材料铁矿石进口却飙升至今年最高。中国粗钢产量6月环比5月下降3.9% ,同比2024年6月下降9.2% 。而6月铁矿石进口量环比5月跃升8% ,不过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3% 。价格因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铁矿石进口的强劲,同时港口库存也有进一步积累空间。
煤炭方面,2025年前6个月煤炭产量增长5% ,但以煤炭为主的火电发电量上半年却下降2.4% 。整体发电量上半年增长0.8% ,水电下降2.9% ,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中国增加煤炭产量,一是为稳定国内煤价,降低用电成本;二是减少海外煤炭依赖,打压海运价格。
另外,铝产量6月同比增长3.4% ,上半年增长3.3% ,但水泥和玻璃等建筑材料6月均下降5% 。解读这些复杂数据,要分辨是长期趋势还是短期因素在起作用。
这数据咋这么复杂呀?中国经济状况真就这么难判断?各行业情况咋差别这么大呢?
中国这些商品数据咋这么参差不齐呀?经济状况到底咋回事,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国这些商品数据咋这么复杂呀?一会儿涨一会儿跌的,经济状况到底咋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