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PMI数据点评:供给端反内卷有所显现,需求端压力仍然严峻。 7月制造业PMI录得49.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录得50.1,环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与非制造业走势同步降温。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3、49.5、46.4,与上月相比,变化分别为 -0.9、0.9、 -0.9个百分点。

7月制造业PMI延续季节性收缩,连续四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边际有所下降;非制造业PMI走势再创年内新低。财政前置发力对内需提振的脉冲效应有限,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总体压力依旧存在。

从制造业细分数据来看,生产端边际大幅回落,创年内次低,凸显7月开始的反内卷政策已有效果。出厂价虽仍在收缩区间,但环比降幅收窄。新订单重回临界点以下,显示财政前置发力降温和制造业抢出口脉冲回落后,需求端挑战犹存。供需双减形势下,产成品库存进一步收缩,产业链维持低库存状态。需求端未提振时,反内卷政策对商品价格推动有限,高价还会抑制需求,制造业超季节性走弱,处于被动去库存初期。政治局会议定调用好年内存量政策,三季度增量政策空间有限,制造业仍有下行压力。

服务业细分数据方面,建筑业商务活动短暂回升后再创年内新低,服务业商务活动第二次触及荣枯线,这与7月高温导致人流量下降、地产高频销售创新低相符。分行业看,铁路航空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维持景气高位,地产和居民服务等行业持续低于临界点。地产在无更多增量政策时销量重回低位,刚需支撑行业下限。随着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指引方案和民营开发商市场化重组方案推进,行业将逐步出清,环比压力难显著扩大,需关注政策对地产和服务消费的刺激。

综合而言,7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超季节性走弱,下半年首月数据承压,符合预期。

一方面上半年前置发力的财政政策在三季度退坡,

另一方面抢出口接近尾声,且中美第三轮谈判释放关税政策再延后三个月信号,未来1 – 2个月这两个拖累因素仍在,需求端压力持续。

供给端通过行政力量扭转无序低价竞争,对企业经营质量和商品价格有边际提振。

大类资产配置上,商品价格修复但库存低位,反内卷政策扰动市场情绪,大宗商品建议中性偏多配置,黑色、化工和绿电类工业品回调后多配,有色高位震荡;股票市场在流动性充裕和现实边际改善下预计震荡上涨,建议急跌波段做多IF和IM股指;国债期货受经济需求压力、通胀边际回升和流动性宽松多空扰动,短期高位震荡,建议波段操作和急跌长期做多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