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钢铁市场陷入寒冬,钢价雪崩式下跌,企业经营艰难,行业整体低迷。如今市场风云变幻,回顾当年,能让我们从往昔困境与变革中汲取智慧,洞察行业未来。

这一年,钢价单边下行,行业深度亏损。螺纹钢、热卷等主力合约跌幅显著,现货市场均价也大幅下跌。不同品种分化加剧,建材、板材、中厚板因需求不同,跌幅各异。钢厂全面亏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亏损 645 亿元,产能利用率不足 67%。

供需矛盾突出,需求端受经济转型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缓慢,制造业投资放缓,钢材出口虽量增但贸易摩擦多。供给端产能过剩,地方国企产能占比大且分布失衡,僵尸企业僵而不退,资产负债率高。

原料端也崩塌,铁矿石价格因全球供需失衡暴跌,焦炭、焦煤价格深度下跌,行业亏损严重,废钢替代效应减弱,电炉产能收缩。

不过,这一年政策与行业变革也在酝酿。中央定调去产能,地方开始试点。宝钢与武钢合并启动,行业洗牌加速。环保限产常态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2015 年是钢铁行业的“至暗时刻”,暴露诸多矛盾,但也为改革埋下伏笔,政策驱动成为市场关键变量,原料与成材价格联动加强,行业整合加速。这些经验教训推动了 2016 年供给侧改革全面落地,行业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