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等部门公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金融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从金融政策工具优化角度,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相关的结构性政策工具,规模可能增加优化,或针对性推出新工具。
《意见》提及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金融服务模式。财联社记者采访发现,针对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银行以数字金融推动产业链融资,探索“脱核”模式,推出“数权贷”。
业内普遍认为,《意见》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面、差异化、专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明确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路径。永赢金融租赁董事长许继朋表示,将响应政策,发挥融资租赁优势,支持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升级。
政策工具聚焦特定导向,新工具受期待
近年来,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力度不断提升,信贷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意见》指出要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注重聚焦重点,未来政策工具使用将更具特定导向。
大型银行人士称,为服务新型工业化,可增加或优化现有相关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推出新工具。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专家曾刚建议,可扩容再贷款等规模,完善现有政策,加大政策力度与覆盖面,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政策协同。
“数权贷”解决企业融资,深化产融服务模式
《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探索“脱核”模式。财联社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已有相关探索,如日照银行潍坊分行通过“数权贷”为企业提供授信,盘活应收账款。
银行人士称,“数权贷”以供应商主体信用和交易数据信用为基础,实现“脱核”创新,破解融资难题。专家认为,深化该模式应用,可提升中小企业金融可得性,降低对传统抵押物依赖,需建设数据资产体系,创新信贷产品与风控模式。
“含金量高”科技企业获上市融资便利
《意见》形成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路径,宏观上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突破关键技术的企业,适用上市融资等“绿色通道”。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在支持新型工业化中作用关键,要加强金融工具联动配合。直接融资方面,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股票发行制度,支持中小企业上市挂牌。间接融资方面,提高中长期信贷等比重,创新信贷产品。杨涛指出,新型工业化金融需求差异大,需打造差异化融资工具与模式,匹配多种基础金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