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公告,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自 7 月 20 日起从 130 万元下调至 90 万元(不含增值税),新规扩大征税车型范围,新能源车型首次被纳入。

政策落地前,市场已有反应,部分保时捷、宝马经销商延长营业。政策生效后,各豪华品牌迅速应对,捷豹路虎承担指定车型新增税费,奔驰推出“税改价不改”活动。这些看似积极的应对,实则折射出豪华阵营在销量承压下的深层焦虑。

近年来,豪华品牌市场格局巨变。2025 年上半年,传统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同比下滑 10% – 20%,净利润大幅缩水,如奔驰净利润同比下滑 55.8%。超豪华领域同样严峻,保时捷、路虎等品牌销量普遍下跌超 20%。

电动化浪潮冲击传统豪华品牌市场根基,经销商网络首当其冲,承受销量断崖、成本升高与盈利模式失效的阵痛。为挽救份额,豪华品牌掀起价格战,但市场份额仍流失,渠道剧烈收缩,关店、退网事件频发。

经销商经营困境与高昂渠道成本相关,其成本由现车库存、建店投入、运营开支与营销费用构成。传统 4S 店盈利模式的四大支柱也受冲击,销量下降致营收和厂家返利减少,售后业务因新能源车替代而缩水,资金链危机显现,资本市场对传统经销渠道价值评估悲观。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豪华车经销商站在转型十字路口。新能源豪华车销量飙升,2024 年达 288 万辆,涨超 12 倍。豪华车经销商掀起转型浪潮,转投国产新能源品牌,如中升集团、永达汽车等。

这背后是财务危机,转投新能源品牌后有盈利转机。新势力品牌“售前端轻资产运营,售后端授权重运营”模式,让经销商摆脱库存压力,打破企业压货弊病,形成可持续分工体系。

面对困境,传统豪华品牌积极调整渠道策略,推动销售体系向轻量化、服务化转型。调整考核机制,下调销售目标、增加补贴、放宽标准,退出价格战。转向小型展厅、卫星店等渠道形态,精简规模给经销商减负。

同时,轻量化模式伴随运营机制创新,通过零库存压力、数字化营销等政策助力经销商盈利。业务重心向拓展下沉市场转移,服务化转型体现在体验升级,重塑售后业务竞争力。这场渠道变革是豪华车价值链重新分配,或成传统豪华品牌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