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3个月(91天)期限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截至8日,虽买断式逆回购形成2000亿元净回笼,但并不意味着8月买断式逆回购会缩量。

财联社“C50风向指数”显示,因政府债集中发行,叠加8月存单到期压力边际上升,市场机构普遍预计8月流动性仍存缺口。20家参与调查机构中,仅1家认为8月无流动性缺口,持宽松乐观态度;16家判断均衡偏松,预计流动性缺口约3000亿元;3家认为或阶段性均衡偏紧,缺口在1.8万亿元左右,整体处于季节性偏大水平。

为缓解市场对8月资金波动的担忧,多家机构预计,除今日3个月期限的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外,8月央行或还开展一次6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且MLF有望保持加量续做势头。此外,机构预测央行后续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8 – 9月或为观察窗口期。

今年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限和5000亿元6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还有3000亿元MLF到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等专家预计,8月央行或开展6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且MLF有望加量续作。

专家做出此分析,主要是8月资金面扰动因素多,中期市场流动性有收紧压力。其一,存款派生增加,缴准规模环比上升。其二,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或虹吸相应规模流动性。其三,8月贷款投放强度回升,对银行体系超储消耗增多。基于这些因素,市场机构普遍预计8月流动性仍存缺口。

在维持流动性充裕诉求下,市场预计8月央行会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这既能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也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力信号,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

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央行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明确,下半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

多位市场人士预计,央行熨平资金面波动态度不变,下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力。本月正值国债买卖一周年之际,市场对下半年国债买卖工具重启预期升温,多家机构预计8 – 9月为观察窗口期。

市场人士建议,在国债买卖操作上可延续预期管理导向,提前公告操作细节,使操作透明化,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在配套机制上围绕国债发行分销等环节优化,顺畅货币政策传导,潜在优化方向包括增加贴现国债发行比重等,这将对市场参与者结构与行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