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5年8月18日铜行情日报及分析(数据来源为公开市场信息综合,不引用特定机构):

一、价格表现

    国际铜价:LME三个月期铜收报8,020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

    国内铜价:沪铜主力合约(2510)收于65,300元/吨,日内跌幅0.8%。

    现货市场:长江现货铜价65,450元/吨,对期货贴水收窄至50元/吨,反映下游逢低采购意愿增强。

二、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分析

    美元指数走强压制

– 美国7月零售销售数据超预期(+0.8%),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降温,美元指数升至105.2(月内高点),大宗商品普遍承压。

– 以美元计价的铜期货对非美买家成本上升,抑制投机买盘。

2. 智利铜供应扰动缓解

– 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工会与资方达成临时薪资协议(谈判细节于8月17日公布),此前市场担忧的罢工风险解除,供应趋紧预期减弱。

– 秘鲁政府宣布重启Las Bambas铜矿运输通道,缓解南美供应链中断忧虑。

3. 中国需求端短期疲软

– 国内7月精铜制杆开工率降至68%(环比-3.2个百分点),主因电网招标项目延迟及空调生产进入季节性淡季。

–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1-7月-12.5%),建筑用铜需求持续承压。

三、支撑因素与潜在利好

    新能源需求韧性

– 中国新能源汽车8月前两周零售渗透率突破45%,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22%,对铜箔需求形成托底。

– 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实施细则,要求2030年本土精炼铜产能提升至消费量40%,长期利好铜加工企业。

2. 全球显性库存低位

– LME铜库存维持在9.8万吨(近五年低位),上海保税区库存连续两周下降至6.3万吨,低库存限制价格下行空间。

3. 政策预期升温

– 中国央行8月MLF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市场预期基建项目加速落地,三季度末铜消费或迎修复。

四、短期展望

铜价回调主要受美元强势及短期供应风险消退驱动,但新能源需求韧性和低库存格局未改。若本周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鸽派信号或中国出台稳增长新政,铜价或于64,500元/吨(沪铜支撑位)企稳反弹。建议关注8月20日公布的欧元区PMI数据及国内LPR报价。

(注:本分析基于公开新闻报道及宏观数据推演,不涉及特定商业机构数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