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息周期与利率背景:从激进加息到降息预期
- 加息进程回顾:2022 年 3 月起,美联储为抗击高通胀开启加息,累计加息 525 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 0.25%-0.5% 升至 5.25%-5.5%(历史罕见激进节奏);截至 2025 年 7 月,利率仍维持在 4.25%-4.50%。
- 降息预期浮现:市场预期 9 月可能降息,但机构认为即便降息,对缓解当前民众财务压力作用有限 —— 因高债务、信贷工具滥用等结构性问题已形成,降息难成 “灵丹妙药”。
二、民众财务压力:疫情以来最严峻,多重因素叠加恶化
- 压力数据印证困境
- 消费者压力法律指数(CSLI)第二季度上涨 4.4%,消费金融咨询量升至 2020 年 11 月以来最高;
- 止赎指数同比涨 28.9%(三年最大增幅),反映房贷违约风险激增;
- 2025 年一季度家庭债务增 1670 亿美元,“先买后付” 等信贷工具进一步加剧债务负担。
- 压力难缓解的核心原因
- 政策工具失效:2020 年靠降息和政府刺激快速缓解压力,当前无大规模刺激计划,特朗普 “关税收入退税” 仅为提议;
- 外部成本推高:特朗普贸易战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大而美” 法案削减福利(医疗补助、食品券缩水),叠加能源价格上涨,民众实际购买力下降。
三、政府债务困境:借款规模激增与债务风险加剧
- 借款规模大幅上调:美国财政部将 2025 年 7-9 月净借款预估上调至 1.01 万亿美元(远超 4 月预测的 5540 亿美元),因此前为规避债务上限削减发债,当前需加速发债重建现金储备(债务上限已提高 5 万亿美元)。
- 债务压力根源:“大而美” 法案预计未来 10 年新增 3.3 万亿美元联邦债务,叠加当前高利率(2025 财年前 9 个月利息支出达 9210 亿美元),偿债压力持续攀升。
四、“大而美” 法案的负面连锁反应
- 推升通胀与生活成本:倾斜传统能源、取消新能源抵免或致 2027 年电价跳涨;关税政策抬高进口商品价格,抵消服务业免税优惠的利好。
- 加剧民生与财政负担:削减福利直接加重低收入群体压力;新增赤字最终转嫁给纳税人,进一步挤压消费能力。
- 经济风险累积:通胀高企 + 消费疲软可能形成滞胀(对黄金利好),经济活动放缓风险上升。
五、美联储政策与政治博弈:降息诉求与主席换届
- 特朗普急催降息:核心目标是降低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当前高利率下利息成本庞大),同时试图缓解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稳固支持率。
- 美联储主席换届:现任主席鲍威尔任期 2026 年 5 月结束,白宫将于 2025 年秋季启动候选人面试,未来货币政策方向可能受政治倾向影响(降息节奏或成为博弈焦点)。
六、债券投资机会:降息预期下的配置逻辑
- 美债安全性仍受认可:尽管穆迪将美债评级从 Aaa 下调至 Aa1,但美国政府信用背书、市场深度仍使其被视为 “安全资产”,动荡时期避险属性突出。
- 降息驱动的投资价值:若 9 月降息落地,已发行债券价格有望上涨(利率与债券价格反向相关);当前申购可锁定较高票面收益,叠加未来可能的资本利得,具备配置吸引力。
总结:经济前景的核心矛盾
当前美国经济面临 “高通胀、高债务、高民生压力” 三重困境,政策工具(降息、刺激)效果有限,“大而美” 法案与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结构性问题。短期看,消费者财务困局难逆转,经济放缓风险上升;长期看,债务规模与通胀压力的交织,将使经济前景持续充满不确定性。对投资者而言,黄金(抗滞胀)与美债(降息预期下)或成为避险与收益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