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阵营的产业实践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日前,小鹏汽车在官网发布IP设计工程师岗位招聘需求。职位描述中,小鹏期望该岗位负责超大规模AI芯片中处理器核设计,涵盖RISC-V及其向量扩展、AI领域加速器等,应用于芯片的片上系统管理、调度、通用计算加速及AI领域计算加速等。市场观点认为,小鹏此举意味着正式涉足RISC-V智驾芯片开发。不过,小鹏汽车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回应,此为“基于正常业务需求的招聘岗位”。

RISC-V作为精简指令集,其可裁剪架构与高可配置性,使其天然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与控制类芯片。在应用场景方面,除消费电子、计算机外,汽车被视为RISC-V极具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据SHD Group报告统计预测,2024 – 2031年,基于RISC-V的SoC芯片市场渗透率将从5.9%增至25.7% ,到2031年RISC-V出货量将超200亿颗,汽车市场份额占31%。

从国际汽车芯片大厂动作看,用RISC-V设计汽车芯片已成共识。2023年,博世、高通等汽车电子头部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基于开源RISC-V架构的合资公司Quintauris,针对汽车应用领域开发产品。2025年3月,英飞凌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率先推出车规级RISC-V架构MCU,覆盖全部性能层次,加速RISC-V架构汽车电子应用。

国内也有多家芯片方案龙头布局RISC-V架构下的汽车芯片开发。奕斯伟计算针对智能汽车场景,推出多款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国芯科技今年3月启动首颗基于RSI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该芯片面向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应用。

汽车整机厂商中,小鹏并非基于RISC-V的汽车芯片开发首个尝鲜者。2024年12月,东风汽车主导成立的联合体发布DF30芯片,这是业界首款采用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自主内核并基于40纳米车规级工艺制造的芯片,应用广泛。长城汽车2024年9月宣布,其联合开发的RISC-V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完成研发并点亮,性能较竞品提升38%,满足多项车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