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加拿大能源及自然资源部长威尔金森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大会上,宣布延长矿产资源勘探税收抵免政策(METC)。这一举措背后,是锂阿公司、索莱瑞斯资源公司和法尔肯能源等企业相继撤离加拿大,不仅调整上市地点,还转移注册地与运营中心,矿业巨头巴里克黄金也考虑迁址美国。数据显示,多伦多证交所矿业上市公司数量及融资规模大幅缩水,其困境是资本市场危机与全球资源权力转移的体现。

### 历史根基动摇:从资本引擎到结构失能

20世纪后期,多伦多证交所凭借TSX/TSXV独特风险勘探融资机制,成为全球矿业资本引擎。政策激励、资源禀赋、专业生态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然而,2010年以来,多伦多证交所矿业生态加速衰退,上市资源流失,商业模式失效,政策边际效应显现。如Solaris资源公司因加拿大外资审查,交易受阻,最终撤离,凸显政策与资本流动的矛盾。

### 融资生态崩解:从主动造血到被动失血

TSXV板块超1/3企业现金储备不足,面临生存危机。资本市场结构性转向,被动投资兴起,基金规模逆转,融资门槛抬升。同时,外资管制、税制争议、养老金缺位等政策,对多伦多证交所造成“千刀万剐”效应。

### 全球竞争重构:纽约崛起与新兴枢纽虹吸

纽交所通过制度创新蚕食多伦多证交所份额,如双重股权结构、指数红利、政策协同等。迪拜、新加坡等新兴枢纽凭借“资本 – 资源 – 政策”组合颠覆格局。巴里克黄金迁址考虑,反映资源重心、政策红利、资本便利等因素影响。

### 结论:多伦多证交所衰退本质与全球矿业秩序重构

多伦多证交所衰退是全球资源权力格局、资本流动范式与地缘政治博弈变革的必然结果。折射出资源民族主义与资本全球化、矿业资本范式迁移、地缘政治裹挟下资源价值链重构,以及技术革命与ESG合规的矛盾。

### 未来:生存窗口与战略突围

多伦多证交所若想避免沦为“次级节点”,需在五年内重塑政策信用,明确国家安全边界;将资本、技术、ESG一体化,吸引ESG导向基金;嵌入美国供应链,争取关键矿产“友岸外包”资格。否则,恐重蹈伦敦金融城覆辙,资源权力天平将倒向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