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四晚间,英国央行在一场意见严重分裂的政策会议后,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调至4%。这是英国央行本轮降息周期的第5次降息,维持每季度降息一次的谨慎节奏。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是英国央行自1998年获货币政策决策权以来,首次需两轮投票才勉强达成5比4的利率决议。在9人组成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中,行长贝利等4名委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艾伦·泰勒原倾向降息50个基点,因投票僵局改支持小幅降息;副行长隆巴德利、首席经济学家休·皮尔等4人则坚持不降息。

这背后反映出通胀上升与就业市场疲软的矛盾,引发英国可能进入“滞胀”的担忧。从周四起,英国还面临美国10%“对等关税”生效。

英国央行会议纪要显示,自五月起通胀上行风险“略有上升”,尤其食品价格上涨。官员预计通胀9月达4%,超此前3.7%的预测峰值。虽基线预测通胀后续回落,但暂时性通胀上升或对工资和价格制定带来额外上行压力

与之对比,英国经济低迷。潜在GDP增长持续低迷,尽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减弱,经济活动仍面临国内和地缘政治下行风险。委员们认为,英国消费增长存下行风险,储蓄率有上行风险,家庭或增加预防性储蓄。同时,税务数据表明,工党政府提高雇主工资税和最低工资后,英国经济流失18.5万个就业岗位。

会议纪要指出,未来减少政策紧缩程度的时机和步伐,取决于潜在通缩压力能否持续缓解。当前银行利率降低,货币政策紧缩程度已下降。

面对分裂的经济前景和内部意见,行长贝利称:“此次降息是个微妙决定,利率虽在下降路径,但未来降息需逐步且谨慎。”受英国后续降息前景影响,决议发布后,英镑兑美元短线拉升,英国国债收益率小幅走高。

此外,英国央行警告,9月量化紧缩步伐年度决策前,长期债券市场现压力迹象,市场认为这或暗示将放缓抛售长期国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