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下午,乘联分会发布最新数据,今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 ,1 – 7月累计零售量达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7月零售较2023年7月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3%,走势良好。年内零售累计增速从1 – 2月的1.2%升至1 – 6月的10.8%,7月呈高基数减速特征,市场走出“前低中高后平”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显著提升:近几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经历深刻变革,自主品牌借新能源先发优势与技术积累扩大领先。7月自主品牌零售量121万辆,同比增长14%,虽环比下降10%,但市场份额持续突破,7月国内零售份额攀升至65.9%,1 – 7月累计份额达64%。与之相比,合资品牌增长乏力,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仅增1%,环比降12% 。豪华车市场同样不佳,7月零售17万辆,同比降20%,环比降29%,份额为9.3%,同比降3个百分点。
新能源市场格局生变: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98.7万辆,同比增12%,环比降11.2%,1 – 7月累计零售645.5万辆,同比增幅29.5%,零售渗透率达54%,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4.9%,豪华车为30%,主流合资品牌仅6.7%。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主流合资品牌3.6%,造车新势力份额达21.4%。曾经重要的特斯拉,7月份额降至4.1%。
新能源出口表现亮眼: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3万辆,同比激增120.4%,环比增长7.6%,占乘用车出口总量44.7%。纯电动车型占新能源出口65.3%,插混车型出口占比提升。比亚迪出口量居首,部分企业出口表现良好。同时,出口模式从整车出口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转变。
8月车市有望平稳:2025年乘用车市场复苏韧性强,虽7月增速放缓但态势未改。7月车型降价数量稳定,促销力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展望8月,政策端补贴资金下发,生产端时间充裕,需求端新能源车优势凸显,产品端新车上市,这些因素将支撑车市平稳。但2024年7月“以旧换新”推高基数,或对8月增速有压力。长期看,乘用车市场沿“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发展,反内卷使车企策略更理性,消费者购车能力与意愿释放,为市场增长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