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标志性的基律纳教堂,将于周二开启为期两天的“搬家”之旅。此次迁移,是为保护其木质墙体,免受地面沉降以及全球最大地下铁矿扩张的影响。教堂将沿着北极地区的道路缓慢移动。
工人们已将这座重达600吨、有113年历史的教堂从地基顶起,并装载到特制拖车上。这是一项长达30年的搬迁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迁移这座拉普兰城市的数千居民与建筑。
矿业运营商LKAB耗时一年拓宽道路,以便这座瑞典最大木结构建筑之一、常被评为最美的红色教堂,能沿着蜿蜒路线移动5公里,迁至全新的基律纳市中心。此次迁移虽能挽救教堂,但它将离开矗立超百年的原址。
基律纳牧师莉娜·蒂亚恩贝格表示,教堂在某种程度上是基律纳的灵魂,也是一个安全之地。对她而言,这是喜悦之日,但人们也会因离开此地而伤感。
对当地萨米族原住民来说,情绪更为复杂。他们在此放牧驯鹿已数千年,此次迁移让他们想起矿业扩张带来的诸多变化。当地加布纳萨米社区主席拉尔斯 – 马库斯·库赫穆宁称,这片区域是传统萨米土地,曾是牧场与驯鹿幼崽诞生地。他还指出,若附近另一座矿场按计划推进,将切断驯鹿冬夏牧场间路径,未来放牧将“不可能”。
教堂只是搬迁项目的一小部分。LKAB称,约3000户家庭和6000人需迁移。一些公共与商业建筑被拆除,像教堂这样的部分建筑则整体移动。其他建筑先拆除,再在新市中心重建。同时,数百套新房、商铺和新市政厅已建成。
此次迁移可使LKAB继续延长基律纳矿场运营数十年。这家国企自19世纪90年代起,已开采约20亿吨矿石,主要来自基律纳矿场。据估计,基律纳及附近地区还有60亿吨矿产资源。
LKAB现计划在基律纳现有矿场旁新建一座矿场。拟议中的佩尔·盖耶矿场,除铁矿石外,还蕴含大量稀土元素。欧洲及世界大部分地区目前稀土供应和加工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今年3月,欧盟将佩尔·盖耶矿场指定为战略项目,有望加快其投产进程。
在5公里外,基律纳新市中心也在逐步成型。市长马茨·塔韦尼库称,教堂是城市转型的象征。目前项目已完成一半,还有10年完成剩余城市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