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偏弱 制约反弹空间【机构评论】

镍作为重要金属,其市场行情备受关注。截至7月18日,沪镍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20500元/吨。上周镍价呈现震荡运行态势,相较于7月11日收盘价,跌幅达0.73%,收盘价主要波动区间在119380 – 121100元/吨之间。

从原料层面分析,镍矿方面,随着印尼镍矿雨季逐步结束,矿端供应预期趋于宽松。近期,印尼镍矿价格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印尼镍矿商协会提议将钴纳入镍矿基价体系,若印尼政府采纳并实施,镍供应端成本将显著上升。硫酸镍方面,在负反馈压力下,部分镍铁产线转向生产高冰镍,使得中间品供应预期增加。不过,硫酸镍炼企挺价意愿强烈,价格保持平稳运行。

供需状况上,精炼镍需求在淡季特征明显,现货成交多为刚需采购。海内外库存均呈现边际增加趋势,中长期过剩的逻辑持续对市场施压。上周,中国精炼镍27库社会库存增加1674吨,达到38979吨,增幅为4.49%,其中仓单库存增加1118吨至21560吨;LME镍库存增加1398吨,至207576吨,增幅0.68%。

综合来看,虽然供给侧改革政策导向在短期内带来一定宏观提振,但精炼镍库存的边际增加,以及矿端支撑的稍有松动,使得过剩逻辑持续产生压力。整体基本面偏弱的情况,限制了镍价的反弹空间。主力合约主要运行区间可参考11.6 – 12.5万。

需要留意的是,市场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如国内消费可能超预期好转,镍主要供应国政策或许发生变动,海外宏观风险也不容忽视,以及印尼镍矿供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对镍市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