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气化与 AI 智能化时代,被视作“新黄金”,是绿色电力能源转型、电气制造、人工智能及军工等领域关键原材料,重要性日益凸显。2025 年 7 月 31 日,特朗普宣布对铜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精炼铜意外豁免,50%关税仅适用于铜管、铜线等“半成品”,致 COMEX 期铜大跌逾 18%,创单日最大跌幅,“TACO”交易再现,市场普遍预期铜价将继续走软,此关税政策修正将深刻影响全球铜贸易流向与产业链。

白宫公告提及,2027 年起精炼铜可能分阶段加征关税(起步 15%,2028 年升至 30%),最终决定于 2026 年 6 月底由商务部长评估确定。自 2027 年起,25% – 40%美国铜原料与高品质废铜须在国内销售,并限制废铜与精矿出口。该政策倾向保护美国铜下游制造业,对其铜矿开采和冶炼扶持有限。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铜材等进出口有差异,加拿大与墨西哥是主要进口国,我国占比有限,短期对我国铜制品出口影响小。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产业工人缺失,铜冶炼能力严重不足,仅 2 座活跃冶炼厂。其铜产量虽超 171.4 万吨,但本土冶炼能力不足,实际国内精炼铜供应量 87.1 万吨,远低于 160.8 万吨需求。2024 年精炼铜进口 81 万吨,消费 160 万吨,进口依赖度 45%。特朗普将铜列为战略储备,欲 2035 年降至 30%。我国 2024 年进口废铜 225 万吨,美国是来源地之一,但因 COMEX 铜现货溢价,今年自美进口大幅下滑 42%。

COMEX 库存大幅增加,较年初增长明显,创 2004 年 1 月以来新高。高盛报告称美国铜库存超消费量 100 天以上。精炼铜关税豁免利好中国、智利、秘鲁等出口。虽市场担忧美国铜回流非美市场,但当前海运溢价及期铜价差使跨市套利空间缺失,且美国国内建设需大量铜,更多在国内调配。

近期铜精矿供应干扰不断,智利地震、秘鲁矿工谈判暂停等致加工费下滑。日本企业因利润受侵蚀考虑部分停产,中国冶炼企业却逆势扩产。中国冶炼厂在谈判中艰难提升加工费报价,但仍低于日本同行。中国企业贴钱生产,除财务抗压能力,还因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且冶炼副产品价格高位弥补亏损。

整体来看,美国非农数据下修,美元走弱,中美制造业 PMI 低于荣枯线,宏观政策进入窗口期。需求淡季叠加海外库存累积,铜价反弹弱,但国内库存偏紧和海外铜精矿干扰支撑铜价。短期建议逢回调背靠均线试多,中长期因铜是中美博弈战略资源,长期看好,沪铜关注 77500 – 79500 元/吨区间,伦铜关注 9650 – 9950 美元/吨区间。